近日,全国三夏跨区机收拉开序幕,从湖北、河南、安徽、江苏推进至河北、山东、陕西、山西等省,今夏小麦抢收作业如火如荼。中国农机院所属洛阳中收精心组织积极备战,将“互联网+”服务再升级,全力以赴打响以客户为中心的“阳光服务”。
中国收获“新疆-7”系列收割机是洛阳中收今年全国小麦机收跨区作业的主力军之一。除了继续延用去年上线的“4G远程维修专家系统”和“北斗定位系统”,进行实时收割机作业全方面性能监控和故障维修处理等功能外,今年对信息化应用服务进一步升级,重点上线了基于大数据平台构建的“CSS客户服务系统”。该系统对经销商信息、服务站信息、终端用户信息、备件信息、服务资源信息、同行业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梳理和管理。同时与收割机上装配的“4G远程维修专家系统”对接,将用户车载终端、公司PC服务终端、通过中转服务器互通互联,实现数据采集、故障反馈、工况监视、维修指导、备件更换、到货回执、服务评价、GPS定位等全方位服务信息控制。
为顺利保证该系统的顺利实施,前期重点组织服务人员和服务站200余人开展了四期培训,目前该系统已作为夏收服务的重要补充力量投入使用。在区域庞大、人员分散、田间工况复杂的条件下,大幅提升夏收服务的响应时效、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实现用户服务及时、高效、智能、零距离的执行与管理。
夏收跨区作业期间,洛阳中收改变服务模式,由原来主要依靠厂内外派人员流动服务逐步向依靠社会化网络服务体系转变。截止目前,洛阳中收在全国各个主销区已建有210多家服务站,依托这些社会化服务力量,带来的是用户对“中国收获”收割机买得放心、用得安心的良好体验,洛阳中收“阳光服务”品牌也越来越多的被广大用户所认可和传播。
除此之外,洛阳中收还成立了各后勤保障服务组,从配件、人员、资金、安全、技术等方面全面保障服务后勤和指挥调度。前线成立3路跨区域纵队,从厂内调派技术服务骨干,并配备服务直通车,与广泛分布于小麦主产区的社会服务站和配件网络形成有效联动,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技术指导和维修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