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小平,国机集团首席技师,国机集团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二重装备”)铸锻公司车工高级技师。钦佩于他精湛的加工技艺,同事们给他起了个霸气的绰号——龙一刀。
1988年冬,刚满18岁的龙小平入厂时只是一个学徒工。在老师傅们的谆谆教导下,他不断刻苦钻研、勤奋努力,逐渐从“门外汉”成长为首席技师。
“我们干的是精加工,什么是‘精’?首先是一颗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之心,其次是对工作、对产品的精工细作、精雕细琢,最重要的是在攻坚克难、塑造精品时的创新应用。”靠着坚持、执着、专注、严谨,龙小平把对精加工刀具的操控练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在长期地实践与钻研下,龙小平在复杂高精度零件的工艺分析与加工方面,尤其是各种异形螺纹的加工上,形成了一套独门绝技。从宝钢5米轧机到8万吨模锻压机的零部件制造,从300兆瓦火电转子到AP1400百万千瓦核电转轴精车工序,从小到几毫米大到几米的零部件加工,他都能做到极致精度达微米级,破解了大型零部件加工精度难题。
他,扎根生产一线,发挥顶梁柱作用。近几年,龙小平先后参与完成诸多重大项目的制造加工,如国内首支AP1400核电转轴、国核示范项目华龙一号福清5#、6#机组核电转轴加工、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机组转轴制造;中航工业贵航集团公司皮囊轧机筒形机架、中航工业川西机器厂深潜实验内套加工等。很难想象,他2009年才开始接触大型轴类件的加工。
龙小平还组织编写东电30兆瓦发电机转子等操作手册,有效降低质量事故风险,为实现同等级及以上精加工产品自主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他,锐意创新,技术提升卓有成效。作为车工技术领军人物,他始终坚持勤于钻研、勇于创新的工作精神。完成高效率宽广刀的研发与应用,并针对新材料产品核电主管道冷段、热段弯管加工时易出现坏刀情况,找出加工方式成本高且极易损坏刀具的原因,积极选用新材质替代成功解决问题,直接创造经济效益100余万元。
他,因人施教,传帮带助青工快速成长。长期以来,龙小平将技术和经验无私地传授给青年工友。2015年成立“德阳市龙小平技能大师工作室”。每年针对常见产品,他都开展专项培训,参培人数超过300人。学徒20余人中,4人已晋升为高级技师。2009年担任铸锻公司职业技能竞赛车工教练以来,龙小平带领学员参加中央企业、省、市职业技能竞赛6次,5次获得比赛三甲的成绩,其中两名学徒分获四川省青年职工职业大赛第一名、第二名。
全国技术能手、全国职工创新能手、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四川省技术能手……龙小平自己也屡获殊荣,荣光的背后是他与时俱进地学习、兢兢业业地工作、辛辛苦苦地钻研。为了学习加工技术和数控编程,他如饥似渴地买专业书籍,熬更守夜地扎现场,第一次拿到劳模奖金他转身就进了电脑城,等这台电脑报废时,他已经能够自己组装新电脑了。
“新技术还在不断涌现,新技术也需要我们去实践和应用在产品上,要始终牢记国家赋予我们的重大技术装备的初心,不断超越自己,才能超越别人。”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