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各地正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粮食生产应对不利自然天气影响的能力,让中国碗装上更多中国粮。近日,央视朝闻天下对国机集团中国机械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机建设”)所属中机四建实施的邯郸市永年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项目进行了报道。
进入2025年,河北邯郸市永年区的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也进入到了开沟埋设伸缩式喷灌管道的阶段。通过北斗卫星定位,开沟机笔直的开出一道道1.3米深的沟槽,随后工人们将管道铺设进去。“现在工人正在施工的是伸缩式喷灌设施,上面的电动阀门可以通过手机物联网控制,农户们坐在家里就可以在手机上直接进行远程浇地,非常方便。而且这种伸缩地埋式喷头也可以在机械化耕种的时候避免碰撞损坏,每个喷头辐射范围达到直径12米,效率更高。”项目经理王治国在现场介绍道。
该项目面积2万亩,中央预算内财政资金投入4800万元,省市县三级配套资金966万元。2024年10月开工,2025年6月完工,主要建设农田地力提升、田间道路、农田灌溉、农田排水等工程。当地农业部门负责人介绍,项目建成后该区农业基础生产条件将全面得到改善,灌溉的综合利用系数将从0.75提高到0.80,在偏枯年节水量45万立方米,亩均节水量22.5立方米;项目区增加生产能力210万千克,预计年净增总效益1485万元。当地的种粮大户高卫明流转了300亩地,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这次他的地块全部纳入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改造完成后农田条件提升,田间土路变成水泥路,大型农机也可以进来进行集中连片操作;伸缩式的自动化灌溉设施埋到了地下,田间开挖的一道道垄沟可以填上恢复成耕地,仅这一项就可以多种地5%;自动化喷灌设施等高效节水系统省时省力,比传统灌溉方式节水两到三成。另外安装水肥一体化设施还可以有效提高施肥精度,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平衡。
新年新起步,奋斗正当时。“虽然现在田野比正常的户外要冷好几度,有时候风也比较大,但我们项目部所有员工克服严寒,铆足干劲,加紧施工,争取让更多的农户早日用上这些智能化的设施,不违农时,为新一年的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王治国自豪地说。中机建设始终发挥专业所长,积极守护国家粮食安全,为实现“藏粮于地”贡献国资央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