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制造业变局加速,出口企业面临的压力逐步传导到设备和零部件生产商,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面对大变局和激烈的竞争,国机集团国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机智能”)积极拥抱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以赋能传统行业智能化升级为抓手,在巩固“三基”板块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寻找新机遇、拓展新业务,通过发挥“双智能”优势、搭建平台、延伸服务价值链,深挖市场需求,成功中标一批新项目、搭建一系列新平台、闯出一番新天地。
数字赋能 工业软件助力智造转型育新机
飞轮储能装置智能工厂
今年5月初,国机集团国机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智院”)成功中标国机集团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飞轮储能装置智能工厂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在该项目实施中,北智院将基于自主研发iMOM平台产品,充分发挥工业软件+智能装备“双智能”优势,为智能工厂制定信息化总体规划,实现工厂对智能化设备运维、精细化成本核算的需求,助力建成状态自感知、实时自分析、自主决策的智能工厂,促进信息化与自动化深度融合,加速推动飞轮储能装置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批量化及国产化。
国机智能iMOM智能制造运营管理平台
7月初,北智院成功中标国机集团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经纬纺机”)MES平台选型及试点企业实施项目,国内外多个知名MES/MOM系统供应商参与了本项目竞标,北智院凭借自主产品、自主团队、服务保障、优质案例等优势得到业主认可。双方将就基于国机智能自主工业软件“iMOM智能制造运营管理平台”结合经纬纺机所处行业特点及企业需求进行实施开展深度合作,并将进一步强化国机集团纺织机械与智能制造业务板块的协同创新。同时,该项目将在经纬纺机下属青岛宏大进行MES首个试点企业实施,通过系统的示范应用,将提升企业生产运营管理、车间制造执行的智能化水平,助力“百年宏大”提高智能制造水平,同时助力经纬纺机集团化智能管控目标达成,更为后续经纬纺机科学有序、优质高效的开展智能制造升级打下坚实基础。
助力大国重器核心部件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中海油旗下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发展”)“加工制造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是中海油集团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北智院近期中标该项目的MES/DNC系统实施项目,这是双方继海油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十四五专项规划”项目之后的再次合作。该项目将基于北智院自主研发的iMOM平台产品,集成数控机床、AGV、机器人、立体料库、PLM/ERP等智能设备和软件系统,将实现从供货、生产制造到后期检修全链条数字化,通过智能化装备、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建成数字化工厂,为智能制造新模式在中海油集团示范推广打下基础,将有效提高国产海洋石油装备质量和产能。
自主可控 为配网带电作业增添“神器”
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
配网带电作业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直接手段,可以最大程度缩短停电时间,但人工作业危险性大、劳动强度高。为解决这个难题,国机智能自主研发了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系统,替代人工直接与配网高压线接触,不仅可以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安全,还可提升配网带电作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引领了智能化、现代化的带电作业新模式,促进了我国电网行业配套装备技术产业的优化升级。
该产品已经在国家电网系统实现应用,5月20日在山东泰安顺利完成10kV配网带电作业试验,实现了遥控带电剪线、带电剥皮以及带电拆接火的双臂协同作业。今年8月,国机智能又就该产品与南方电网达成了研发与示范应用合作。
目前,国机智能突破掌握了主从遥操作机器人技术、液压伺服驱动技术、绝缘防护技术、立体成像技术、绝缘斗臂车技术、作业辅助操作及仿真培训系统等多项核心技术,液压机械臂的重复定位精度达到毫米级,在带电作业机器人领域的关键技术上实现“自主可控”,为我国机器人产业迈向高端贡献了国机智慧。
此外,在国机智能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系统中包含的液压机械臂配合自主研发工具,不仅可以用于带电作业,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水下作业及其他高负载、高精度、环境恶劣的场合,在实现夹取、拆装、搬运、剪线等操作方面一展身手。
搭建平台 充分延伸智能服务价值链
日前,工信部发布“支撑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方案”入围名单,“国机智能iSINOPlat防疫物资制造装备智能运维解决方案”成功入选恢复制造企业产能方向名单。
易维防疫物资制造装备智能运维产能监控平台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国机智能以战时状态紧急研制口罩机,为保障口罩机生产及平稳可靠运行,基于“iSIN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防疫物资制造装备智能运维解决方案——“易维防疫物资制造装备智能运维产能监控平台”应运而生。通过该平台,国机智能对分布在各地的国机智能口罩机状态、产能等数据开展数据采集和计算,实施产能动态监控、设备状态监控和故障异常报警,平台将服务向外部延伸,整合国机集团及行业各防疫装备单位的生产信息,为政府和企业掌控防疫物资生产信息、开展采购、保障生产装备可靠运行搭建了一体化平台。
在具有传统优势的“三基”板块,国机智能同样积极搭建平台,延伸服务价值链,持续发力开拓新业务。8月14日,广东省工信厅公布2020年广东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检测所《重大装备润滑安全远程监控与智能运维试点示范》项目成功入选。
项目通过实验室数据分析、在线远程监测、润滑安全数据管理等手段,实现润滑安全智能诊断和风险评估,并集成行业信息资源,发掘海量数据价值,可以快速获取行业、企业、装备的润滑与维修维护信息,通过建立公共服务平台,为石化、电力、船舶、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等行业重大装备提供智能化、远程化、定制化的润滑安全监控和运维提供上云解决方案,目前在线服务的客户已超过8000家。
科学严谨、务实创新,国机智能紧抓工业软件及智能装备为核心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研发及行业应用攻关不松懈。今年以来,又有三项与行业领军企业合作的国家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分别是制药机械行业楚天科技“高端生物医药机器人及装备智能制造新模式”、新材料及精密基础件行业郑州三磨“高性能超硬材料磨具智能制造新模式”、电力装备行业白云电器“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配电设备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通过带有行业标杆性质的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的建立,一方面见证了自主可控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落地的实效性,一方面对行业的转型升级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顺势而为 为“十四五”规划落地顺利开新局
尽管疫情和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带来了更多挑战,国机智能坚持指标不降、任务不减,通过开展“育新机、开新局”大讨论,解放思想、推动发展,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为“十四五”发展规划谋篇布局,企业呈现新兴业务多点开花、“三基”板块回升势头强劲的向好局面。国机智能将紧跟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把握新基建与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大趋势,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和“十四五”顺利开局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