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机集团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二重装备”)铸锻公司炼钢厂处于二重装备生产制造链的最前端,担负着为研制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提供铸件钢水及锻件钢锭的重要任务,具备提供900吨优质钢水、700吨级钢锭的极限制造能力,为以AP1000、华龙一号、CAP1400为代表的第三代核电机型、“三峡级”百万千瓦水电机组以及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高端铸锻件成功研制提供了基础性的、不可或缺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炼钢厂以二重装备产品转型升级为契机,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思路,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双融共促,注重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530余名员工,通过产能优化升级、业务流程再造等一系列措施,不断向冶炼生产极限发起挑战,在我国高端大型铸锻件依赖于进口的“卡脖子”瓶颈问题上实现了突破,解决了我国在高端大型铸锻件领域“有与无”的问题。
2019年1—10月,炼钢厂生产合格钢水量达12.7万吨,创近8年来新高;累计节约工序成本9448万元,巩固了工序成本连续多年走低的良好势头;产品质量稳中有升,创近年来最好水平。炼钢厂近年先后荣获“四川省工人先锋号”“国机集团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产能优化升级,突破层层技术壁垒
近年来,随着高参数火电机组、重型燃气轮机、三代核电机组等新技术发展,对大型锻件材料技术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炼钢厂传统的“电炉+精炼炉+真空浇注”冶炼手段,已无法满足高质量锻件批量化生产的要求。正是基于我国部分高质量锻件仍需进口的现状,在上级部门大力支持下,炼钢厂以125T大型电渣重熔炉的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完善、延伸冶炼工艺,带动产能结构的优化升级,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在高端大型铸锻件的国产化之路上取得新的突破。自125T电渣重熔炉建成投产以来,在无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炼钢厂“软硬”兼施,同步推进技术人员的工艺攻关与员工操作技能的提升,实现工艺与设备的完美融合,不断释放产能,先后成功开发Cr12转子和轮盘、超超临界转子(FB2)、H13模具钢、核电主管道等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新产品。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了125T电渣炉的批量化生产,达到年产1万吨高端大型锻件的生产能力,并进一步带动传统的“电炉+精炼炉+真空浇注”冶炼设备的产能释放。成功研制国内首支300MW级超纯净压气机轮盘钢锭,创造了二重装备在高难度产品技术研制领域的新高度,提升了技术领先的核心竞争力。
改革激发活力,勇攀生产新高峰
炼钢厂非常重视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激发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近年来,针对人员大幅精简、结构失衡的现状,炼钢厂以充分发挥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为着力点,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宜”原则,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源作用。通过职业通道建设,为员工营造主动钻研技术的学习氛围,充分激发员工潜能和主观能动性,以运行效能的提升缓解人员相对不足的压力;通过收入分配向一线职工倾斜的激励政策,充分发挥收入分配的导向作用,鼓励后勤职工向生产一线岗位流动,解决了关键岗位人员结构失衡的矛盾;通过每月至少一次的班组长培训等职工教育培训常态化管理,不断提高员工业务水平,增强员工适应二重装备产品升级转型的能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加了炼钢厂的发展活力,实现了员工与企业同步发展。尤其是随着二重装备劳动模范、德阳市技术能手、二重装备首席技能大师等优秀人才在炼钢厂不断涌现,炼钢厂产量不断创新高,2019年创下单月产量1.8万吨的最高纪录。炼钢厂提出的“钢锭焗补”合理化建议,还荣获四川省十佳“金点子”。
整合优化资源,助推战略目标落地
近年来,围绕铸锻公司“中小锻件批量化,大型锻件高端化”战略目标,炼钢厂抢抓机遇,大胆改革,在提升生产效能上取得明显成效。炼钢厂对原有机构进行整合优化,疏通各部门间生产梗阻,发挥“1+1+1>3”的整合效应,实现“顺畅节奏提效益”的方针目标。与原废钢车间的机构整合,实现了钢铁料配料业务的“无缝对接”,钢铁料资源的信息共享,确保了执行冶炼生产计划的可控性、前瞻性;与原电炉车间冶炼工段的机构整合,提升了大型产品生产过程中钢水组织的灵活性与生产运行效能;新增的电渣炉工段,有效延伸了炼钢厂传统冶炼工艺。正是基于机构设置的整合优化,炼钢厂面对产品升级转换带来重点产品投料多、周期紧、环保压力大等系列难题,创新应用“加氢模式”“铰链梁集中投料模式”等多种投料模式,确保了包括华龙一号、盛宏加氢、长龙山项目等在内的多个国家重点项目按期投料。
深挖内部潜力,实现提质增效
炼钢厂在确保钢水质量前提下,持续改进业务流程,深挖内部潜能,成功应对因连续多年工序成本大幅降低后降本空间日益狭小的挑战,实现产品质量与效益“双丰收”。各项质量指标连年保持在较高水平,2019年稳中有升,钢水元素超标率等多项质量指标创历年最好水平;行业首创的“全渣还原冶炼法”,破解了现存废钢资源周转的难题,钢铁料收得率大幅提升,废钢中V元素收得率达到80%(V为易氧化元素,采用传统冶炼方法,几乎无法回收),仅此一项,降低工序成本500多万元;细化废钢分类,实现废钢从材质到钢种细分的历史性进步,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大幅降低成本,从加强废钢管理入手节约成本超过3000万元。今年以来,炼钢厂在原有“氧化钢水+合金”冶炼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工艺降本新路子,采用“返回法钢水+氧化钢水+本体料+合金”的冶炼方式生产主管道不锈钢,使吨钢成本由原来的2.9万元/吨降至1.4万元/吨,通过此项工作,仅惠州主管道项目预计可节约成本1000万元以上,这仅仅是2019年炼钢厂众多以改进业务流程降本中的一个范例。
党建引领带动,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今年以来,炼钢厂以“基层党建推进年”为契机,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主线,以“党建竞赛项目”为抓手,开启了“四结合”党建工作新模式,即“规定动作+自选动作、党建工作+中心工作、理论学习+工作实践、日常教育+专题教育”的有效结合,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按照对标学习、共同进步的要求,炼钢厂党总支下属的两个支部先后与炼钢厂以外的两个先进党组织进行结对共建,促进党建水平整体提升;党总支组织开展的“长龙山转子中心体投料”等党建竞赛项目,为多个重点产品顺利投料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由党总支牵头并实施的进出物资的全程监督管理及贵重合金值守等工作,确保了各类物资全程可控;在支部标准化建设中,各支部结合实际打造“党建品牌”,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支部战斗力明显提升;持续推动“党员示范岗”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并激发了全体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