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

中国二重大型水泥装备首次“借船出海”

发布时间:2015-07-15 文章来源:中国二重

    

  6月29日,随着一辆辆载着原料立磨部件的大件运输车从中国二重南大门驶向乐山港码头,标志着伊拉克卡拉乔水泥厂项目原料立磨在二重成功下线发运。

  此次发运的EZZM58.4-4原料立磨是应用于日产6000吨水泥生产线上的、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型水泥设备。该原料立磨是中国二重通过国机集团“内部协同”取得的第一个大型成台套设备出口项目。伊拉克卡拉乔日产6000吨水泥厂项目由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CMEC)总包。在国机集团加强内部协同、促进二重扭亏脱困等工作要求和政策指引下,在CMEC领导大力支持下,2014年11月5日,按照市场化机制、内部优先的原则,中国二重与卡拉乔水泥厂项目分包商成功签订了原料立磨合同,标志着中国二重将首次实现大型水泥装备出口。

  尽管该原料立磨在二重传统成台套产品中仅是个“小家伙”,但该项目对成本、质量的控制要求高,特别是合同交货期较短并要求非常严格。自国机集团与中国二重实施联合重组以来,开展业务协同工作已成为充分发挥国机集团整体资源优势,打造“高端装备制造板块”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中国二重借船出海,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改革振兴目标的重要战略手段和有效途径。为此,国机集团将“协同”作为二重扭亏脱困重点工作之一,进行了全面部署。中国二重建立了总部与各业务单元上下联动、协调一致的协同工作机制,以技术服务为先导、以优势装备制造能力为基础,在钢铁、水泥、石化、矿山等工程业务领域,在锻压设备以及铸锻件、模锻件、传动件、结构件等贸易业务方面,重点加强与工贸企业的合作,不断创新协同模式,拓展协同领域。同时,将协同项目的管理与执行纳入二重集团重点监管范围,加大考核激励与约束力度,确保协同项目执行到位。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二重的内部协同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与成效。从这个角度而言,伊拉克立磨项目备受关注,干好干孬都有显而易见的“示范效应”,中国二重必须完成好这份答卷!

  在伊拉克原料立磨的制造过程中,二重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深入现场、及时指导、疏通瓶颈,为立磨项目的顺利推进解决了大量难题。二重的生产组织系统、各业务单元和相关服务部门,组成项目组,实行项目负责制,咬定合同节点目标,强化管理、团结协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了生产的顺畅和高效。2014年12月19日,二重拉开了整个制造首道工序“冶炼浇注”的序幕。经过十余个小时的奋战,伊拉克立磨首个先行配套件在电炉车间成功冶炼浇注,各项技术指标完全达标。至2015年1月底,完成冶炼浇注先行件高达20多件。在立磨机加和装配过程中,生产单位抽调精兵强将,确保了机加和装配的“无缝对接”。值得一提的是,CMEC及监理公司对立磨项目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不仅体现在立磨关键件的性能检验、探伤及装配方面,还体现在外观油漆、出口包装、运输等方面。为控制好质量,项目组对整台磨机的零部件制定了详细严格的质量检验控制大纲,各制造单位严格按照大纲要求控制生产;运输单位反复优化包装设计、运输配载方案,克服了超大件出口包装、运输方面的难题,确保了出厂节点和安全。7月1日,原料立磨全部16个超限大件按期运抵乐山大件码头,经过连续2天的装船配载工作,所有设备已装船完毕并顺利发往上海港。

  伊拉克立磨项目的成功研制和按期交货,体现了中国二重的制造实力和攻坚能力,也为内部协同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提振了信心。中国二重将进一步总结、积累在成台套装备出口成本、质量控制及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经验,积极开拓内部市场,借力兄弟企业的海外市场资源,把握“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等战略机遇,与兄弟企业携手并肩、优势互补,为再造一个海外新国机而合力同行。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