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北京沃特尔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国内首个“传统石灰混凝澄清预处理技术+正渗透技术”处理高COD、高含盐工业废水“零排放”项目,在华能长兴电厂建成投运。该项目的成功投运标志着我国高COD、高含盐水处理技术走在了世界最前列,填补了低成本解决电力行业脱硫废水“零排放”的技术空白,为此类工业废水实现“零排放”和海水淡化综合利用创造了条件。
在华能长兴电厂建成投产的22m3/h的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主要用于电厂的脱硫装置和化学水装置的废水处理,实现了百分之一百的废水回用,而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全部以结晶盐和污泥的形式分离,实现了真正的工业废水的“零排放”。项目实施后,预计每年可回收18万吨优质淡水,产出可销售的工业级结晶盐约2000吨。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据华能长兴电厂技术主管邵国华介绍,现在大部分的电厂使用的仍然是三联箱技术,也就是传统的混凝澄清综合处理技术,只能做到简单的预处理,无法像正渗透技术这样过滤出盐分。像华能这样大型的电厂,每小时需要脱硫盐水18吨,经过沃特尔的正渗透技术处理之后,可以浓缩成3到4吨,这样就减少了结晶器构造和投资的成本,而且在运行中,蒸汽的耗量,电的耗量,药品的耗量都会大大的降低。华能长兴电厂紧邻太湖,浙江省规定太湖区域50公里以内不允许有污水排放,所以要求电厂在生产工程中不仅要重视经济效益,更要重视环保理念。华能选择沃特尔的原因有四点,首先是沃特尔的技术路线创新;其次是技术指标的领先;第三是运行能耗的相对较低;第四是最后分离的彻底。无论在技术还是经济效益上相比传统方法都具有较大优势。
相关资料显示,在我国的节能环保领域,水处理的运营环境较为成熟、市场空间十分广阔,但目前针对工业废水“零排放”的处理,国内普遍使用的是蒸发结晶的传统技术,处理工业废水的投资较大且成本较高,处理工艺尚需完善。真正实现废水“零排放”的企业寥寥无几。沃特尔公司将自有的石灰混凝澄清技术和世界最先进的正渗透膜处理技术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针对高COD、高含盐工业废水“零排放”解决方案。和传统技术相比,可减少企业约20%的资金投入和节约约30%的运行成本。整套零排放系统的操作运行费用较蒸发结晶法大大降低,处理每吨废水的能耗仅为10Wh左右,大大低于蒸发结晶法的20-40kWh的能耗。
4月16日,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计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与城市生活水污染处理相比,工业污水处理要复杂的多。首先工业废水COD等有机污染物含量较高、各种工业盐分含量复杂,对环境的危害又远远高于城市生活污水;其次,由于治污成本较高,环保监管难,导致在水十条出台前工业企业对污水“零排放”的积极性不高。沃特尔公司承建的华能长兴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项目的成功投运,为工业企业实施废水“零排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沃特尔公司一直致力于做好两件事,一是为电力、石油化工、冶金等领域的客户提供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和“零排放”解决方案,从工业废水中完全回收水资源,变液态废弃物为固态资源再利用;二是向海水要水资源,改善现行海水淡化技术在生产淡水的同时伴生盐污染的技术现状,在海水淡化的同时生产溴、镁、钾等其他高附加值产品,彻底实现海水资源化。沃特尔公司秉承“将传统技术做精,将创新技术做透”的理念,采用技术进步的方式推动环保产业低成本发展的企业发展方针,为全社会的环境保护,为工业企业创造价值。中工国际也将以沃特尔公司为水务环保领域的发展平台,充分利用国家发展环保产业的政策机遇,在工业废水“零排放”领域及海水淡化领域拓展新的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