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标准,是指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它是质量的基础,也是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技术依据,是规矩、准则,国外的技术法规就类似于我国的强制性标准。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就是标准化。
而对于标准化,当今市场也流传着一种“既定法则”——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而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并不绝对代表了最高标准,最高的标准,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
例如在计算机行业,微软主导了全球计算机产业系统和产业链,在电商行业,阿里巴巴主导了电商行业的标准制定。在乳业行业,伊利集团也正以行业领头羊的姿态主导着中国乳业标准的制定,助力中国乳业行业对标国际。
8月13日,“领创国际标准 共铸中国品质”中国消费品标准化论坛,暨伊利国家级消费品标准化试点项目启动大会在京召开。作为亚洲排名第一、全球第一阵营的乳品企业,伊利一直是中国乳品行业的标杆,积累了丰富的标准制定成果和经验,诸多伊利标准早已上升为国内外行业通用标准。
“我们强调的是标准化,而不是个别的标准。我们强调‘化’的意思,就是规范。”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在当天的启动仪式上说,只有标准规范化,才能提高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的真实水平。
他表示,伊利的标准化试点项目,重点是“化”字。在这个项目的开展中,要强调覆盖整个产业链的标准化。伊利的试点应该辐射到全行业,特别是中小型的企业,注意调整产业结构。
国家标准委相关领导则表示:“作为第一批国家级消费品标准化试点项目,伊利一定可以发挥队伍优势、技术优势,加快推动国家标准迈向中高端,通过树立示范推广的标杆,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参与,加快推动国家标准迈向中高端,实现以标准助力品质提升,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产品。”
如今,标准化建设已经是政府、行业以及全社会关注的重点,促使行业标准迈向国际,对标国际刻不容缓。值得庆幸的是,在我国标准化建设的进程中,涌现了很多有担当的企业,为中国标准迈向国际甚至主导国际提供了强有力的。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说,标准化建设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经济全面繁荣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立国际化现代化规范化的标准化体系,对我们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论坛恰逢其时,伊利的国家级消费品标准化试点项目责任重大。
以乳业龙头企业伊利集团为例。在践行标准化的举措中,伊利集团积极参与国内标准化组织,对完善国家行业标准、构建乳品安全环境,并在促进我国乳品行业的标准化、系统化、规范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以说,伊利率先以标准化夯实品质基石,以标准化打造中国企业链接国际市场的纽带,为中国乳企行稳致远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此外,伊利还主导并参与国际、国内、地方、行业标准的修制定。这也与国家做出的改善国内缺乏类似国外法律法规、覆盖跨领域、全产业链的要求相吻合,为推动中国乳业向更高发展水平的大步迈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而通过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制修订等标准化活动,伊利集团增进了与各级各类标准化组织、科研学术机构的密切互动,依托优势资源,提高了产品品质,扩大了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了品牌价值。
消费升级将引领消费品标准化的升级。伊利以龙头企业的责任和担当,为国家消费品标准化的升级提供了可参考的方案,而在标准上提的基础上,伊利也将继续坚守品质,输出在国际上更有竞争力的产品,以实际行动促进国家经济稳步增长,为国家发展提供持续动力。然而,除了伊利集团,中国乳业提升全行业标准化水平也有赖于每一个乳业企业的努力,有赖于每一个乳业企业正确认识标准的价值和意义,有赖于每一个企业严格执行各项标准来生产高品质的产品,有赖于每一个企业为不断提升行业产品标准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而用全行业的不懈努力与追求实现中国乳业在新时代的质量全面飞跃的再上台阶。
如今,全球贸易争端加剧,谁掌握标准,谁就占据制高点;谁制定标准,谁就拥有话语权。虽然我国的标准化进程任重道远,但如果有更多像伊利这样的龙头企业引领,中国经济的持续高水平发展,中国在世界贸易市场占据更加主动的地位便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