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行动

国机集团爱心基金助贫困职工子女圆梦“象牙塔”

发布时间:2007-08-24 文章来源: 阅读次数:

    他们,在宽敞的教室里专心听讲,认真思考,求知的大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希望。

    他们,在安静的图书馆里埋首苦读,孜孜不倦,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尽情遨游。

    他们,在美丽的大学校园里畅谈理想,憧憬未来,热切地希望用自己的知识和青春为建设祖国添砖加瓦。

    他们中,有的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荣获大奖;有的在辩论、书法、文艺方面颇具天分和才华;有的学习成绩排名全班第一;有的屡次获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有的当选学生会主席,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

    在大学校园里,他们品学兼优、多才多艺、抱负远大,是老师眼中的骄傲,是同龄人中的骄子。

    他们,就是来自集团公司贫困职工家庭的大学生。

    也许您不知道,这些自强不息的莘莘学子,因为家庭的困难,曾经在魂牵梦萦的大学校门外踌躇止步,徘徊在失学、辍学的边缘,几乎梦断求学路……

    在彷徨无助之际,是国机集团的爱心基金,重新点燃了他们求学求知的热切期望,是国机大家庭内传递的浓浓爱心,改变了他们一生的命运。

    缘起:

    当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兴奋极了,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能够进入神圣的大学殿堂继续深造。然而,正当我们一家人沉浸于喜悦、激动的同时,昂贵的入学费用犹如一个晴天霹雳,使我们全家陷入了几乎绝望的境地。父母脸上的笑容凝固了,愁云笼罩着我们……(李建荣,中地装贫困职工子女,现就读于北京中医药大学)

    十年寒窗终有果,家境贫寒梦难圆。

    每年的高考发榜时节,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而对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而言,鲜红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更是让人欢喜让人忧。高额的学杂费和生活费像沉甸甸的巨石,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使本该喜悦的季节,多了一份焦虑和无奈。曾经无限憧憬的大学生活,近在咫尺,却似乎又是那样的遥不可及。

    在国机大家庭里,每年都有许多职工子弟跃过“龙门”,进入大学深造。然而,在集团公司的困难企业里,也有一些贫困职工家庭,因为收入不高,或是因病致贫,无力负担子女上大学的费用,使他们的求学之路显得格外艰难坎坷。而困难企业由于自身效益不好,也无法提供更多的帮助。

    这些孩子的命运,一直牵动着集团公司领导的心。任洪斌总裁经常说:“国机集团是一个大家庭,虽然我们的企业整体发展得非常快、形势非常好,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我们共同生活的大家庭里,在我们的身边,还存在着部分困难企业,还存在着不少因种种原因而生活困难的职工,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孩子是家庭未来的希望,让来自贫困职工家庭的孩子也能上得起大学,一直是任洪斌总裁心头的一个愿望。

    2005年12月26日,任洪斌总裁向集团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发出倡议,号召大家为集团公司困难职工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捐款活动,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热烈响应和踊跃支持。广大员工纷纷慷慨解囊,向贫困职工伸出援手,奉献自己的爱心。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募集到来自集团公司总部、各子公司共38家单位近60万元爱心捐款。那一年的冬天,春满国机。

    也就是在那个冬天,在任洪斌总裁的提议下,国机集团以部分爱心捐款为资本金,建立了“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爱心互助基金”。帮助考入大学的贫困职工家庭子女圆梦,是爱心基金的主要使命之一。

    圆梦: 

    这雪中送炭的助学金,成了我们完成学业、实现理想的一双翅膀。(郑丽娜,中地装贫困职工子女,现就读于燕山大学) 

    国机集团爱心基金建立后,得到了所属企业和广大员工的广泛关注和积极支持,一笔笔捐赠汇集到爱心基金账户。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爱心的暖流汇成了江河,载起了贫困职工子女大学梦想的希望之舟。

    2007年2月,集团公司经过调查摸底,决定首批资助中地装、中收公司、中国机床3家困难企业中上大学有困难的贫困职工子女。2月7-9日,任洪斌总裁、刘大山副总裁率国机集团青联慰问团赴中收公司新疆片区开展帮困助学活动,亲手把饱含爱心和期望的助学金送到了贫困大学生手中。此次发放的爱心助学金,使3家困难企业的近百名大学生得到了资助,得以留在校园中继续学业。

    此后,为了更好地发挥爱心基金的作用,使更多需要帮助的贫困职工家庭得到及时的帮助,国机集团制定出台了爱心基金管理办法,使帮困助学工作实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根据管理办法,爱心基金主要来源于集团公司拨款以及所属企业、职工和社会各界捐赠,用于资助所属企业上大学有困难的职工子女、资助所属企业困难职工以及其它社会公益事业。为了加强对帮困助学活动的指导,国机集团成立了由任洪斌总裁亲自挂帅、集团公司有关部室负责人组成的爱心基金管理委员会。

    爱心基金管理委员会的成立和管理办法的出台,使爱心帮困助学活动从组织和制度方面得到了有力的保障,仿佛一股和煦的春风,驱散了笼罩在贫困大学生家庭的愁云。童年就开始憧憬的大学殿堂,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爱心基金使他们在美丽的大学校园里,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回报:

    我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努力学习知识,为父母争光,让帮助过我的人放心。所以无论我受到什么挫折,遇到什么困难,我都决不会退缩。(茹克娅?阿不来提,中收公司贫困职工子女,现就读于新疆师范大学)

    常言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中许多人的父母常年患病,他们一边要坚持学习,一边早早地就承担起照顾父母、贴补家用的重担。生活的重压,使这些孩子从小练就了独立自主、自强不息、勇于面对生活的坚强性格。

    然而,面对高额的学费,他们仍然显得如此单薄和无助,所以当国机大家庭的爱心基金向他们伸出援手的时候,他们比谁都珍惜这样的机会。他们深悉,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当机会来临的时候,就应该牢牢把握。在他们的学习总结中,孩子们用真挚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知识的渴求、对人生的态度和一颗火热赤诚的感恩的心。

    就读于新疆农业大学的贾维写道:“雪中送炭的助学金,尤其显得珍贵,它将时刻激励我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争取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回报国机集团和中收公司对我的帮助。”

    就读于新疆财经大学的闫莉写道:“我很高兴能在大学里继续我的学习和生活,大学四年对人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保持良好的学习目的和生活目标,才会有好的结局。如果没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就会就荒废了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

    就读于新疆财经大学的贾丽写道:“不要怕学习新的东西,知识是可以随身携带的宝藏,没有人会被它压垮。知识越多,身心越强健。”

    凭着这股对学业的执著追求,这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就读于新疆教育学院的况乐乐,在学期全部8门功课中,平均分达91.4分,列全班第一,并屡次在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中获奖。还有许多孩子,成绩一直在学校名列前茅,多次获得奖学金。他们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勤工俭学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了能力,增长了才干,拓展了视野。

    在国机集团爱心基金的资助下,中国机床贫困家庭的郭静于今年顺利完成学业,现就职于国家知识产权局。

    和谐:

    在国机大家庭里,不能让一个考上大学的职工子女上不起学。(任洪斌,国机集团党委书记、总裁)

    作为大型央企,承担社会责任义不容辞。河南省固始县是国机集团的定点扶贫县,在过去的几年中,国机集团帮助该县培养了十几名大学生,并在该县开展了一系列扶贫助学活动,得到了固始县人民的称赞。在河北、江西等地,国机集团还资助、捐建了多所希望小学。

    一个有社会责任的企业,总是勇于正视自身的矛盾和困难。在集团公司近年来取得辉煌发展成就的同时,集团公司领导始终关注困难企业的脱困工作,始终关心着贫困职工的家庭生活。每逢冬令春节期间,任洪斌总裁都特别牵挂困难企业的职工,关心他们能不能过好节;在年底工作繁忙的时候,集团公司领导也总不忘去看望他们,在寒冷的严冬送上温暖的关怀。集团公司所属企业,也经常性地开展各种爱心帮困助学活动,为本单位贫困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由于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国机集团在首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查中荣膺“中国最具社会责任企业20强”,任洪斌总裁荣获“最具人文关怀企业家”称号。在颁奖仪式上,当现场一位小朋友问他参加过几次家长会时,任洪斌总裁却内疚地说,女儿16岁了,可自己只在她上小学和初中时分别参加过一次家长会。然而,在他的心中,却时刻牵挂着困难职工子女的学业,每当有学生给他写信,他都会认真地看,倾听孩子们的心声。

    在爱心基金的创立过程中,任洪斌总裁不但大力倡导发动,并且身体力行,积极带头为爱心基金捐款。对于爱心基金的使用和未来发展,任洪斌总裁也非常关心。他表示,爱心助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任重道远,需要各所属企业和广大职工的积极参与,并建立起帮困助学的长效机制,使每个国机人都能在这个大家庭里得到温暖和关怀,使国机集团成为国机人工作生活的温馨家园和精神乐土。

    “我们的目标,不仅仅在于资助一两批学生上学。我们将进一步充实爱心基金,使更多的贫困家庭大学生得到更大的帮助。我们要通过这种爱心互助活动,凝聚起广大职工的真情和爱心,培养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和谐国机大家庭氛围。”任洪斌总裁如是说。

    爱无止境,希望永恒。在这个夏逝秋至的入学时节,国机集团正在积极筹备新学年的爱心助学活动,爱心基金将为大家庭中又一批孩子们托起崭新的希望。

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