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熔焰

发布时间:2009-09-18 作者:中国电工 范 贞
 
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60年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是反抗那些给他们戴“东亚病夫”帽子的时代;而70多年前的中国人,完成了心灵上的飞跃,踏出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80年前的他们,是刚刚容光焕发,一脸书生意气,也就是这样,他们传扬了一种精神,一种不屈不饶的革命战斗到底的精神。中国的武装已发展成一支雄壮的力量,一种威武的武装。
常常看电视里荧屏里感人至深的有关“精神”的片子,看到沙场秋点兵的爱国主义经精神。从《诗经》中对军旅生活的最早吟诵,到隋唐的边塞诗情;从元末明清的浩然正气到近代史上救亡图存的呐喊;有怀柔心肠、赤忱报国的心髓,留下刀光剑影、金戈铁马的厮杀场面,更传扬着为世间太平的期望。这是一种精神。是以身报国,公而忘私的爱国主义,更是胸怀壮志,开辟人类伟大事业的坚定信念与远大理想。
有时甚至开玩笑说:谁不知水深火热的样子,谁不知“亡国奴”的窘迫,就去伊拉克重建去吧!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是否感受到处于水深火热的苦难呢?以及做“亡国奴”那种屈辱呢?我们这代人,甚至是我们的父辈们也没有经历国60年前的那次大战,也没有感受中国危难时任人糟蹋,任人辱骂所承受的历史的屈辱与痛苦。但我们的爷爷辈们是记忆犹新啊!现在他们还在呐喊着,因为他们是这次战争的少有见证人!
战斗打响了,四亿人民是四亿的兵,因为不分年幼老少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因为有一种精神。所以60岁的老人身上常常落着日暮的安逸,20岁小伙子身上仍散发着这种60年前的气息,这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吧!是一种民族精神。历经60年的锤炼,传承了60年。这种精神会千秋万代,生而不死,死而不朽,朽而不枯!没有人会因为年岁的增长而变得衰老,也没有人因为年岁的幼小而变得同学少年,是因为这种精神一脉相承,从爷爷、父亲、到子孙。
六十年过去了,中国大部分时间里是太平的!也许很多人是感受不到太平的真正滋味,这里存在一个“代沟”,而“代沟”是缘于20岁的年轻人的经历与60年前爷爷奶奶的经历之不同。但作为子孙、洪水来了、就冲上去,最后洪水被挡住了。地震来了、奋不顾身,保卫家园。这种精神传了下来;面对歹徒的肆意妄为,我们搏击,我们抗争,尽管是手无寸铁,也毫不畏惧。坚持到跟歹徒抗争的最后一口气,这种精神也传承了下来。
六十年前。爷爷辈的力量换来了和平,他们很自豪地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对他们来说,这是一段痛苦的时期,但他们感到幸福,因为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和平,更给我们留下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将永垂不朽……
无论是20岁还是60岁,这完全可以见证一个人的毕生,在孩童时憧憬着未来,在战斗中取得胜利,在建国后发展,在改革中腾飞的战斗精神。因为20岁与60岁之间有座精神丰碑,这种精神已由“战斗”熔成一股“火焰”散到千种事业,万户人家,浸入所有人的心中了。
到今天,至将来!这种精神已经熔铸成中国人民最庄重的“誓言”。八十年前他们做着,这熔焰是一种青春,七十年前他们做着是一种心境,六十年前他们做着是一种精神。为什么60岁的老人现在依然焕发着“容颜”?20岁的我们有着一种坚忍不拔的“品格”?是因为我们有这种精神,一种让一切热爱和平、热爱祖国的人听到我们的神圣誓言,也让所有敌对势力感到我们热烈的“熔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