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

一线人物:有对方在的地方就是家

发布时间:2020-10-28 文章来源:CMEC

  “庞吕”夫妇是国机集团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MEC”)海外项目现场的一对很普通也很特别的夫妇。他们既是CMEC斯里兰卡普特拉姆燃煤电站项目的两名技术工人,又是海外驻地的一对模范夫妻。庞土生、吕泽莹夫妇在电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相互扶持,他们已经把数十年的光阴洒落在了斯里兰卡这座美丽的南亚小岛上,成就了一段海外佳话。 

图为庞土生(左)和吕泽莹(右) 

  庞土生和吕泽莹两人都出生在河南农村,“75后”,不到二十岁就在双方家庭的撮合下成了家,庞土生戏谑道:“我们的结合就是包办婚姻。”但他脸上的神情流露出他对这段“包办婚姻”的满意。等到孩子上学,夫妻两人便外出打工,从最基础的体力活干起,一同在电力行业摸爬滚打多年。他们的经历看似与那个年代大多数来自农村的人如出一辙,但不一样的是,他们最终选择了驻守斯里兰卡这片土地。 

  栉风沐雨十余载,相濡以沫半生平 

  踏上斯里兰卡土地的那天,他们不曾想过,自己会在这片土地上度过十多年。 

庞土生(右)和吕泽莹(左)正在更换阀门 

  他们是电站建设投产的开拓者和见证者。2009年,随着普特拉姆燃煤电站的建设,夫妻两人被单位派至电站现场工作。建设期间,作为一名高压焊工,吕泽莹的一次焊接合格率名列前茅。2014年,燃煤电站的安装建设进入尾声,他们结束了在电站的工作,这一年也成了他们两人十多年来唯一一次在家过春节的一年。 

  普特拉姆燃煤电站建成投产后,发电量占斯里兰卡全国总发电量的近一半,电站的稳定运行直接关系着斯里兰卡的国计民生。2015年,受CMEC聘用,他们重返普特拉姆燃煤电站,成为电站运维人员,两人合力承担了电站所有的高压焊接工作。  

  十年如一日,他们在电站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认真履行岗位职责。2020年8月17日,外网故障导致三台机组紧急停运。停机过程中发现2号机汽包紧急放水阀门内漏和1号机锅炉放气阀门内漏。吕泽莹、庞土生两人与检修小组在高温闷热、施工条件苛刻的情况下,连续工作近16个小时直至次日凌晨,才吃上一顿饭。他们不分昼夜地检修为尽早发电争取了宝贵时间,获得了业主的极大赞赏。 

  作为被斯方业主锡兰电力局认可的高压焊工,吕泽莹是确保电站安全运营不可或缺的技术人员。夫妻两人认真的工作态度广受业主好评,并连续三年被评为CMEC普特拉姆燃煤电站项目部模范员工。 

  “家是最大的原动力” 

  与家乡隔海相望,与亲人相距千里,业余生活单调乏味,语言不通,生活条件有限,这一切都让驻守海外显得异常艰辛,这也是所有海外人面临的共同挑战。那究竟是什么支撑着“庞吕”夫妇十多年的坚守?有人说是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其实对夫妻俩来说,只要有对方在的地方就是永远的家,家才是最大的原动力。 

  驻守期间,家中的两个孩子是他们最大的牵挂。他们育有一儿一女,女儿生于1998年,儿子晚两年出生。他们常年在外打工,姐弟从小就过上了寄宿学校的集体生活,平常寄养在姑姑家。两个孩子乖巧懂事,很小就学会做饭炒菜、洗衣服,姐弟俩也时常照应彼此,基本不让大人操心。只是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管引导,两个孩子都没能够好好念书。谈到孩子的问题,吕泽莹竟泣不成声,眼神里充满了对孩子的愧疚和歉意。 

吕泽莹正在进行高压焊接工作 

  作为全电站唯一的高压焊工,吕泽莹几乎全年待命,时刻配合处理紧急故障。为了配合现场工作,休假计划总免不了被推延、缩减甚至取消,与亲人相聚的满心期待时常无奈落空。由于疫情影响和工作的需要,他们没能回国现场见证女儿婚礼的幸福时刻,吕泽莹也没能与离世的母亲好好告别。 

  就这样,他们深藏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默默坚守岗位,不问归期,牺牲了与孩子相处的时光,缺席了家人们的重要场合,以最大限度满足电站工作的要求。得与失难以兼顾,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为电站的稳定运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谈及在斯里兰卡工作多年的最大感触,夫妻俩不住地夸奖当地员工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多年的合作使得他们与当地工程师建立起坚固的友谊。工作之余他们也会通过微信交流,了解对方的喜好,经常会趁着节假日互送小礼物。疫情初期,斯里兰卡工程师对夫妻俩国内家人的关心也让他们感到内心温暖。见微知著,中斯两国的深厚友谊就体现在这普通人之间的友好往来。 

  就是这样的“普通工人”,他们告别家乡、远赴海外,奋力为“一带一路”建设挥洒汗水、添砖加瓦。

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