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采

一线人物:记合肥通用院“90后”扶贫干部王辉

发布时间:2020-09-15 文章来源:合肥通用院

  “我们年轻人只有扎根基层,才能更快历练本领、增长才干,工作和生活才会充实。” 

  “90后”小伙儿王辉,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2017年5月,国机集团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通用院”)青年党员王辉,以行动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主动请缨奔赴脱贫攻坚主战场,成了界首市舒庄镇大鲁村的一名驻村扶贫干部。这一干就是三年。 

  使真劲看真贫,当好基层扶贫“调研员” 

  刚到大鲁村,王辉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整理扶贫档案资料。面对杂乱无章、没有分类没有归档、少数数据还与实际不符的扶贫资料,王辉一上任便“迈开了腿”,和扶贫工作队同事一道,全面走访了198家贫困户。重新核查贫困户基础信息,全面了解贫困户致贫原因,认真核算贫困户家庭收入,查看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和扶贫政策落实情况……通过入户调查了解、向身边同事请教、查阅文件资料,很快,全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王辉已了然于心。 

  在走村访户中,王辉逐渐摸索出心得,与群众拉近距离的最好办法就是成为他们的“身边人”“暖心人”。驻村期间,他时常跑到贫困户家里,或者把群众请到村委会,有时在路上碰到了也直接拉起家常,问问他们最近家里咋样,有什么实际困难,还需要哪些支持。同时还通过“农民夜校”“农村夜话”等活动形式,向群众传播新思想、宣传扶贫惠农政策。跑得多、看得多、问得多,大鲁村经济发展状况和群众生产生活图景在王辉的心中越来越清晰,他感觉自己的“根”在大鲁村扎得更深更牢了。 

  靶向式真扶贫,当好产业扶贫“指导员” 

  驻村干部重在帮扶,群众脱贫重在产业。大鲁村实行“分片包联”,因残致贫的刘合才便是王辉包联的贫困户之一。走近刘合才家,三间砖瓦房和背后一眼望不到边的麦田,王辉脑海中浮出的景象是“枯藤老树昏鸦”,这里美丽宁静,却又贫穷寂寥。为了帮助刘合才摆脱困境,王辉尽快为其申办了低保,看见他家里有两只小羊,便动员鼓励他扩大养殖规模,邀请他参加相关培训。经过培训,刘合才的养殖技术得到了提高,他建起一处羊舍,羊的数量从最初的2只逐渐增加到6只,家庭收入每年增收6000余元。 

  在另外一户,闫奎中身患肢体残疾,他的妻子患有智力残疾,孩子正在上初中,闫奎中平常只能靠打零工维持生活。这一家情况比较特殊,王辉不记得往他们家跑了多少趟,在王辉的奔走帮助下,闫奎中一家享受到了低保、残补、教育资助等多项帮扶措施。光有这些还不够,王辉想,还必须想办法“创收”,一方面鼓励闫奎中利用空地发展养殖;另一方面,考虑到他吃苦能干,便介绍他到镇上一家种子销售店去工作。如今闫奎中一家人均年收入1万多元,实现了稳定脱贫。 

  冲在前作表率,当好疫情防控“战斗员”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汹涌而至。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王辉迅速响应镇党委、政府号召,正月初四便到村返岗,和同事们多方筹备防控物资,逐一排查春节期间返乡人员,做好防护隔离工作;组织起“青年志愿者小分队”“防控小喇叭”和广播宣传车,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坚定了群众共克时艰的信心;主动参与防控卡点轮流值班,按照“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的要求,全力阻止疫情蔓延。一手抓防疫,还得一手抓脱贫,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王辉等人继续围绕巩固脱贫成效、防止返贫致贫开展走访和各项帮扶工作,并及时为特殊困难家庭送去防疫与慰问物资,解决他们在特殊时期遇到的临时性困难。 

  最是风雨见初心。接到任务,王辉不讲条件、不谈困难,执行任务,王辉不分昼夜、加班加点,王辉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全力保障村民群众的健康安全,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一个新时代扶贫干部在关键时刻的忠诚与担当。 

  作为合肥通用院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员,王辉与其他两名队友携手大鲁村干部群众,用三年时间,奋力打了一场漂亮的“脱贫战”,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大鲁村193户、446名贫困群众摘掉了“穷帽子”,全村贫困发生率由三年前的5.72%下降至目前的0.08%,贫困户人均年收入提高到1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由“空壳村”增至年收入20万元,并在2017年底实现整村出列。“我们的背后,有合肥通用院领导和同事们组成的坚实后盾和强大后援团,做起事来,我们有底气有信心还有办法。”对于取得的成绩,王辉感叹“娘家人”给力。 

  放眼今天的大鲁村,一栋栋小楼整齐洁净,一条条水泥路平坦宽敞,200余亩河塘碧波荡漾、熠熠生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只要勤劳肯干,守着“绿水青山”一定能收获“金山银山”。在像王辉这样的扶贫干部们的示范带领下,昔日贫困的大鲁村迈上了致富、幸福的“康庄大道”。王辉默默坚守、甘于奉献的一腔热诚也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获得了2018年界首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18—2019年度合肥通用院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并连续两年在脱贫攻坚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 

  “身上的泥土多了,百姓的日子就好了。”王辉谈到,“有人问,你为贫困户这样尽心尽力,到底图啥?我想说,就图他们吃得饱穿得暖,房子住得宽敞一些,生病了有钱看病,孩子们能把书读好,将来有个好前程。”这是王辉最朴素的愿望,也是他三年多驻村扶贫工作中始终记挂的信条。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