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钩沉

回首60年

发布时间:2009-09-28 作者:中工国际 李思
 
作为一个出生于二十世纪末、奔波于二十一世纪初的人,可以说我们一直都是在享受前人用辛勤与汗水所换来的果实。现代化工业产品已经成为了我们每天的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仿佛没有了它们,我们便无法维系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也许是太习惯于使用电脑、手机、传真机等高度信息化的工具进行每天的工作,以致于我们自然而然地便会把这一切当做理所当然,也正因如此,对于我们来说,很难想象并体会到建国之初在几乎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努力奋斗拼搏的种种艰辛。
打开尘封的记忆,那几乎是一段令人汗颜的历史:五千年的文明在骄奢淫逸中渐渐脱离了世界前进的步伐,民族工业所呈现出的更是一片惨淡的景象,以致于新中国在其刚刚诞生之际,便背负上了振兴民族工业的重任。面对当时极端落后的工业基础,毛泽东主席也曾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也许前所未有的逆境正是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最好的催化剂,它不仅考验并磨练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精神,还激励着前人把这一传统美德发挥到极致。也正是从那时起,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完成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历史性跨越,成了新中国几代人执着追求的目标。
就像蹒跚学步、咿呀学语的孩子一样,也许在建国初期,由于缺乏技术与经验,中国工业确实经历过只能靠“描红”式的模仿而求得生存的阶段。然而前人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在新中国成立的前30年中,便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在之后的三十年中,伴随着改革开放这一政策的实施,市场化改革、结构调整等举措共同推动着中国工业发展的腾飞。也正是在改革开放、结构调整和市场化改革的带动下,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应运而生,完成了建立在原机械工业部科研院所、设计院和工贸公司基础之上的重组。中国工业的发展不仅仅是所谓的模仿,在引进技术的同时,也不断地在进行消化和吸收。所有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经验也向世界表明:中国工业从起步开始就蕴涵着自我创造的精神,尽管这条道路充满艰辛、荆棘遍布。中国也不再是所谓的世界工厂,因为我们越来越注重自主技术的研发,并且在国际上越来越频繁地参与到技术标准的制定中。在国家与国机集团的创新和带领下,才有了今天的中工国际,而又是由于中工国际董事会明智的决策以及中工国际这个大家庭的齐心协力、共同奋斗,才使得我们的足迹遍布全球,并且逐步地拥有了自己的专长技术领域。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我们这个大家庭的壮大,中工国际与国机集团必将同祖国一起继续成长,实现更辉煌的目标、取得更瞩目的成就!
如果说解放前的中国是一张几乎空无一物的白纸,有的只是战争之后百废待兴的荒芜景象,以及侥幸留存的“风景”零星地散布在空白的海洋中;那么,经过六十年的细心描绘,如今的中国已变成一幅色彩斑斓、风光无限的蓝图,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前来欣赏,而在这张巨幅蓝图上所勾勒的一笔一划也必将时刻牵动着整个世界的脉搏!
我们回顾过去,是为了抒写更美好的未来!愿在祖国六十周年的生日之际,我们每个人都能竭尽所能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与责任,因为我们在完善并且壮大中工国际的同时,其实也是为祖国献上了最有价值、也最值得纪念的一份礼物!